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
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应急,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手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关注安全,掌握应急技能,共同筑起安全防线,共享和谐生活。
安全意识,从你我做起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无论是生产、交通、消防,还是食品安全,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生产安全
01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加强隐患排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例如,某工厂因忽视安全规程,导致一名工人触电身亡,这就是安全意识不足的悲剧。
交通安全
02
遵守交通规则,不酒后驾车,不疲劳驾驶,关注行人安全,做到文明出行。如某地发生的交通事故,一辆超速行驶的车辆撞上了违规穿越马路的行人,造成双方受伤。
消防安全
03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学习消防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如某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由于居民缺乏消防知识,导致火势蔓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食品安全
04
关注食品来源,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预防食物中毒,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例如,某地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就是由于食品卫生管理不善导致的。
网络安全
05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诈骗,保护个人信息,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如近期发生的某大型数据泄露事件,造成大量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给社会带来极大恐慌。
应急技能,你我都应掌握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应急,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掌握应急技能,不仅能够保护自己,还能在关键时刻救助他人,减轻灾害损失。
1
心肺复苏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心脏复苏的黄金时间为“4—6分钟”。
正确的评估与判断:要确定周围环境是否安全,要判断患者的意识。
进行心脏按压:患者需要心脏复苏后,将患者去枕平卧放在硬板床。
进行按压避免停顿,循环按压30次,给予2次呼吸,进行5个循环。
开放气道:30次心脏按压,用仰头举颌法或托下颌法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要确保无漏气,连续进行2次,间隔2s,再次评估。
连续5个循环后再次评估患者,检查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情况。
地震避险
室内避险
1、在平房或低层的居民,如果室外较为空旷,可以抓紧时间冲出去。
2、在楼房无法快速到户外时,应该充分利用室内三角空间。在避险时尽量下蹲或俯倒式,使自己的身体缩小到最小,用物品保护头部胸部及面部。
3、在室内要避开墙体薄弱的位置,如楼道、楼梯口、阳台、外墙、窗户附近,尽量靠柱子和承重墙。4、地震发生的时候如果在电梯,应该立即靠最近的楼层停下来,马上离开。在停下之前,应迅速蹲下并靠电梯内壁,以免被撞伤。
公共场所避险
1、学校地震时在一楼的学生因该迅速撤离到操场,在楼层高的学生应该迅速躲避到课桌底下,用书包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待地震稳定后,由老师组织有持续的撤离,不要慌乱甚至跳楼。
2、在商场、剧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建筑物跨度大,人员集中,地震时最容易引起慌乱。应该迅速就近择地躲藏,避开广告牌、吊灯和高大不稳定的物体。
3、在地铁和地下商场时,但一定要保持冷静,在黑暗的四周寻找应急灯和指示灯朝光亮的位置撤离
户外避险
1、地震时,在空旷的地方,如公园、街道、小区应该立即蹲伏空地上,不要四处奔跑,以免地震失去平衡造成伤害。或者尽可能远离楼房、围墙、狭窄街巷、电线杆或者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危险物。
2、在山区野外,尽量跑到所在地的高点,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滑坡等。遇到滚石要向与其线路垂直的方向跑,不能顺着滚石的方向往山下跑。
3、在林区,应立即钻进较密集的树林中,不要停留在树林或者树林的小空地上,树林越密集越安全。
4、在江河湖海旁边,应该立即望往后撤退,以免地震被震入水中,同时这些地方在震中也容易发生塌陷或滑坡,在海边还要提防海啸。
5、在桥上应该立即离开桥身,停留在桥上或者桥下是十分危险的。
溺水救援
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保持冷静和镇定
遇到溺水事故时,保持冷静和镇定是自救的第一要务。溺水者往往会因为惊慌失措而导致体力消耗过快,从而增加自救的难度。一旦落水,应立即屏住呼吸,尽可能放松身体,等待自然浮力将头部浮出水面。
2.采取正确的姿势
溺水时应采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以便将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力消耗,并吸引他人的注意。
3.利用身边漂浮物
如果周围有漂浮物,如木板、塑料瓶等,应尽快抓住它们,以增加浮力,等待救援。
4.寻找救援机会
在水中抽搐或遇到水草缠身时,应保持镇静,不要慌乱,尽量减少手脚的移动,以免加重纠缠。
溺水时的正确施救方法1.不要盲目下水
如果现场没有合适的救援工具,不要试图直接下水救援。
2.提供救援信号
在岸上呼救的同时,可以用手势或其他方式向周围的人发出求救信号。
3.判断溺水者状态
在施救之前,应判断溺水者是否有意识,以及他们是否还在呼吸。如果溺水者没有反应或停止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护措施。
4.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
如果溺水者已经失去呼吸和脉搏,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具体操作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按照30:2的比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循环。
火灾逃生
1.熟悉环境
熟悉环境就是了解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环境。对于我们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所有成员都要知道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
2.迅速撤离
逃生行动是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包围,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3.毛巾保护
逃生时常用的防烟措施是用干、湿毛巾捂住口鼻。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行;身边如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替代,又多叠几层,使滤烟面积增大,将口鼻捂严。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烟雾的传播速度:水平方向0.8m/s,垂直方向3-4m/s)
4.通道疏散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凉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要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考虑建筑物的窗户、阳台、屋顶、落水管等脱险。
5.绳索滑行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地面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而脱离险境。
6.低层跳离
如果被火困在二楼内,若无条件采取其他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先着落在柔软物上。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高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因为距地面太高,若往下跳易造成重伤和死亡。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7.卫生间避难法
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万不要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烟气。
8.标志引导
在公共场所的墙面上、顶棚上、门顶处、转弯处,“安全出口”、“紧急出口”、“安全通道”、“太平门”、“火警电话”以及逃生方向箭头、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以解“燃眉之急”。
9.利人利已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别人逃生。在逃生过程中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疏散方向予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紧急疏散
1.保持冷静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至关重要。恐慌可能导致混乱和踩踏事故。
2.遵循指示
仔细听从紧急疏散指示,包括来自建筑管理人员、紧急响应人员或疏散指示标志的指示。
3.使用最近的出口
使用最近的出口,避免使用电梯,使用楼梯下楼。
4.保持有序
不要推搡或冲撞他人,保持有序的行进,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5.关闭门窗
在撤离时,如果时间允许,关闭门窗以减缓火势或有害气体的扩散。
6.避免拥挤
如果出口处拥挤,尝试寻找其他出口或等待人流减少后再疏散。
7.熟悉疏散路线
在平时,了解并熟悉建筑物的疏散路线和紧急出口位置。
8.帮助有需要的人
如果有老人、儿童或行动不便的人,提供必要的帮助。
9.不要返回危险区域
即使您忘记了重要物品,也不要返回危险区域。
10.到达集合点
疏散到安全地点后,前往指定的集合点,以便进行人员清点和进一步的指示。
11.使用紧急通讯工具
如果可能,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通知家人和朋友你的安全状态,但不要在疏散过程中使用手机,以免阻碍疏散或造成危险。
12.遵守紧急疏散计划
熟悉并遵守所在建筑或组织的紧急疏散计划。
让我们携手共进,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共同筑起安全防线,共享和谐生活。让安全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应急技能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