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大连市“缘起1983工业文化创意园”的园区视觉改造邀请,最终决定以毛线编织的独特形式,为园区的主干路的树木赋予了新的生命与色彩。经过实地调研对该文创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该园区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新水泥路99号,前身为老甘井子水泥厂,如今已成为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化创意园网红打卡地。
11月2日,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毛线织梦,温暖绕枝”产教融合实践活动。在曹灿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了文创园,现场展示了中国传统编织技艺的魅力,更通过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入,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出新的艺术气息,开启了一段独特的艺术创作之旅。
活动伊始,老师们聚集在工作室向社团的学生进行初步的理论讲解和示范操作。教师们详细讲授了毛线编织的起源、发展以及现代应用等内容,并亲自示范基本的编织技巧和步骤。例如,如何起针、上下针的编织方法、收针等基础技法。每个步骤都配有详细的动作演示和解说,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用短短2周的时间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编织技能,并为接下来的树木编织做好充分准备。
老师们还鼓励学生们成组进行合作编织。每组学生3—4人需要共同完成一棵树木的编织项目,这不仅考验他们的个人技艺,还磨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交流和配合,进一步加深了对编织技巧的理解。同时,这种协作也增强了同学间的沟通和友谊。
活动现场实践阶段是学生们为园区内树木编织“保暖外衣”的主要任务。在所有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每棵树都披上了色彩斑斓的毛线织品。一双双灵动的手在彩绳间穿梭,将创意与热情倾注其中。这种结合自然与手工艺的活动形式,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和体验传统手工艺,还能在实际操作中发挥创意,把艺术设计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继续提供个别指导,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无论是选择颜色、编织密度,还是最终的固定方式,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经过一天的努力,不仅园区的树木焕然一新,学生们也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每件“保暖外衣”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展示了学生们的创意和辛勤付出。
而此次实践活动的最终效果更是获得了园区的高度认可。园区领导在参观后,对同学们的作品赞不绝口,称赞其不仅丰富了园区的文化内涵,还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这些精美的作品还引得路人纷纷驻足,他们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纷纷拿出手机打卡拍照,记录下这充满艺术感的瞬间。一时间,园区仿佛变成了一个热门的艺术打卡点。
此次“毛线织梦,温暖绕枝”产教融合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强了学院与企业园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创作相结合,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也为今后的学习和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相信在这样的实践活动推动下,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同学们将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